上海名牌、著名商标、中华老字号等品牌评选或将淡化政府主导印记
目前,上海由政府主导的品牌评选包括上海名牌、著名商标、中华老字号的评比。今年,上海尝试转型,已成立上海品质认证联盟,今后在品牌认证方面,政府在行为上或将不占主导作用。
上海品牌认证有“三张牌”
上海市质监局新闻发言人、副局长沈伟民介绍,上海的品牌建设过程中,政府在推的有三张牌。
第一张牌是上海质监推的“上海名牌”评选。该评选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名牌评选扩展到服务名牌评选,也在原来政府主导的框架上,慢慢地引入社会力量、行业组织,引入标准化、规范化的运作。
这几年,上海名牌的评选,已经制定了3个地方标准:一是产品名牌的评价规则,一是服务名牌的评价规则,还有产品名牌财务状态的评价规则。现在每年的评比,都按照标准,由行业组织评选,政府最终公布。
第二张牌是工商部门依据商标法推的“著名商标”评选,国家层面有驰名商标,省级有著名商标。
第三张牌是商务部门在推的“中华老字号”评选。也是政府在主导。
政府逐渐退出主导地位
沈伟民称,这些年上海名牌评选在做转型,但还没有转够,政府仍然是主导。从去年开始,上海在这方面有新的探索。试点推出了“上海品质”自愿性认证的制度安排,目前制度还在建设过程中。
沈伟明表示,简单说这一体系建设的出发点,就是法制化、标准化、市场化,政府转变主导地位。
目前,“上海品质”建设试点工作的调整包括:首先加强顶层设计,出台试点实施方案。将“上海品质”建设纳入上海品牌建设工作总体规划,进一步明确“上海品质”建设定位和试点阶段工作目标、基本制度框架及职责分工;其次制定《上海品质评价通用要求》地方标准,并报国家标准委备案;第三组织成立“上海品质”认证联盟。
沈伟民表示,接下来将按照这三个方面,建立相应的法制体系、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,慎重、稳妥地推出。“我们的设想是,今后政府体系建立后,上海的这三张牌,慢慢都归到上海品质建设上去。我们希望在这套体系中有政府主导,但主导影响在于顶层设计、后续把控。”
评选市场化,上海已具产业基础
2014年,制造业大省浙江就推出了区域型公共品牌“浙江制造”,和“上海品质”相似,采取了“企业自主申明+第三方认证+政府监管+社会采信”的认证模式。
“上海的特点是从一开始就加强顶层设计,注重相关评选活动的整体转型。”沈伟民表示,“上海品质”涵盖的领域广泛,要获得“上海品质”称号的组织,其产品或服务要能在质量、品牌、技术、管理等方面体现国际性、包容性、引领性等特征。
业内人士指出,品牌评选活动的市场化,必须要有专业的认证环境做支撑。
目前,评判什么才是“上海品质”,上海已具有充足的产业基础。据市质监局的统计,2016年,上海81家认证机构共发证17.77万张,认证营业收入高达29.2亿元,营业收入已实现5年年均增长17.4%的“节奏”。同时,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做大做强趋势明显,年收入大于1亿元的大型机构占据了半数以上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,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,尤其是科技服务、制造业、环境、建筑业等领域;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,去年在沪检验检测机构参与科研项目2844项,各项目投入经费18.97亿元,共有94家检验检测机构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占机构总数的10.2%。
- 商标查询
- 版权查询
便捷链接: 商标查询 商标注册 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海外商标注册 商标交易
本文来源:中国商标网 - 上海名牌、著名商标、中华老字号等品牌评选或将淡化政府主导印记
版权说明: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一品知识产权意见,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